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多名跨国公司高管在链博会上接受海外网采访。他们表示,链博会彰显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提振外企在华经营信心,为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链博会链接全球机遇”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链博会吸引了国内外515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达26%。受访的跨国公司高管普遍表示,链博会彰显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理念,为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我们很早就决定参展了。开幕式上,来自欧洲、美国等世界各地跨国企业的负责人都聚集在一起。”谈及参会感受时,日本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感慨道。他表示,AGC已耕耘中国市场40余年,在汽车、显示器、智能手机等领域提供材料解决方案。“中国充满活力的供应链与世界相连,让整个世界恢复活力。因为是相互链接的,所以链博会很有能量。我们也希望成为中国与世界链接的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链博会上,来自欧洲的跨国企业帝斯曼-芬美意展示了从婴幼儿、儿童、成人到“银发一族”的营养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该企业中国总裁周涛向海外网表示,链博会作为开放合作、互惠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彰显了中国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坚定决心。“我们希望在链博会上发掘更多发展机遇,探索更多与中国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和互利共赢的机会。”
链博会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也是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的共同感受。这家在华发展30年的跨国制药公司,正深植于产业链供应链完备的中国,以此联系和服务全球业务。王磊表示,通过链博会,希望进一步拓展与各方的交流,撬动本土伙伴的关注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以中国产业优势链接全球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中国贸促会最新报告表明,八成以上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满意以上”,七成在华产业链布局趋向“保持稳定”。受访中,多位跨国公司高管均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
“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周涛告诉海外网,中国一直是帝斯曼-芬美意的重要战略市场之一。自1963年入华以来,帝斯曼-芬美意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消费市场的活力。“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助力中国的高质量水平发展。”
当问及对2023年中国经济表现的评价时,世界航运巨头丹麦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彦辞用“韧性极强”来形容。他说,中国是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体,在很多商品领域都是全球最大消费者。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他认为中国和全球经济都将会找到应对的方法。“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感到乐观,相信中国能够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中国是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阿斯利康全球研发、生产供应及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始终看好这个市场,也对中国经济整体进程充满信心。”王磊说。
“继续加码对华投资”
今年以来,外资来华势头不减。1至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为外资在华深耕提供了更多可能。跨国公司高管普遍表示,将继续加码对华投资,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自1924年马士基船舶首次靠泊上海,到明年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就满一百年了。”彦辞向海外网表示,“中国是马士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我们的全球供应链框架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马士基在上海临港投资1.74亿美元建设绿色智慧物流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约11.3万平方米,比15个足球场还大,仓储容量为15万平方米,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运营。这只是我们在中国持续投资的一个例子。”
“本次参加链博会,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展现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高度重视中国市场潜力、以国际餐饮和食品品牌为链接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力度的决心和信心。”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CEO博涛表示,“未来,汉堡王中国将携手更多合作方、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持续关注和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带动整个餐饮行业的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中国区主席白睿明在受访时,同样表达了对加码中国市场的期待。“中国在多个领域引领着全球绿色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是我们共同探索行业低碳转型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重要合作伙伴。今年6月,力拓中国技术与创新中心与四川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二氧化碳矿化工艺的创新研究,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我们也还将继续与宝武集团、首钢集团、清华大学等伙伴继续开展研发合作。”(海外网 刘强 实习生 李雅唯) 【编辑:曹子健】
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近期,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此前一个月,支原体引起的肺炎也导致不少孩子出现高烧咳嗽。
在临床中,有不少患儿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或者病情刚有好转就进行体育锻炼。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医生提示,即便孩子的症状已经减轻了,肺炎的肺内病变吸收恢复可能还未完成,此时还需要在家保持充足休息,尽量避免开展体育锻炼。
提醒:症状缓解不等于痊愈
一般普通感冒的病程需要1周左右时间,而肺炎后孩子身体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肺炎的肺内病变吸收恢复和孩子的症状好转时间是不完全匹配的,一般都是症状好转比肺部病变吸收快。所以即便孩子已经不咳嗽了,但在症状好转的1个月内,肺部的情况还是很脆弱的,特别是既往有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免疫病等基础病的孩子,以及存在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的孩子,恢复的可能更慢一些。因此在孩子肺炎刚好的一个月内,家长们还是要特别注意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孩子的免疫功能充分修复,不要过度劳累,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症状再次反复。
提醒:体质增强不能一蹴而就 疾病初愈不要急于锻炼
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孩子既往身体比较健康,没有哮喘、慢性咳嗽或其他基础病,复查肺部病变基本吸收,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可以逐步增加体育运动,从中低强度的散步、做操等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并且每次运动时间可以从半小时开始,逐渐增加至1小时。千万不要一下子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因为肺炎后对孩子的肺功能多少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运动的增加要循序渐进。
第二种情况,如果孩子既往有哮喘、慢性咳嗽等基础病,或既往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孩子是过敏体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不要过早的让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一定要给孩子先完善肺功能检查,评估孩子的肺功能情况,由医生根据孩子的肺功能结果来判断孩子是否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如果家长盲目的让孩子去运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基础病加重或复发。
提醒:学习重要充足睡眠更重要
总原则就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当锻炼。”
起居有常,要求孩子们生活要规律,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13-14岁的中学生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对于小学生6-12岁要保证9-12小时,3-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保证10-13小时,在此季节应注意早睡晚起,充分保证睡眠时间。
居住环境卫生方面,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室内空调不能开得过高,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注意孩子不能在通风口,避免受凉,同时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减少交叉感染情况。
注意手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孩子们要饭前洗手,体育活动后、娱乐后要洗手,回家后进门后要洗手。要求饮食有节制、有节律,对于上学上幼儿园的孩子,嘱咐他们要多饮水,每天适当吃些水果,防止上“火”。饮食上要合理,荤素搭配,定时定量,做到饮食有节。
适当锻炼,动则养阳,静则养阴,在今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指南中提到,建议每日达到180分钟。对于学龄期儿童,上学的孩子,要求每天不少于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但是中医主张“冬藏”,即在冬季要减少剧烈活动,以保护人体阳气,因此在冬季锻炼身体,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要选择太阳出来后再运动,多晒太阳,并且要避免在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内容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编辑:曹子健】